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朝阳市推进数字化园区建设指导意见 | 火狐电竞
朝阳市推进数字化园区建设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3-06-29 23:07:17

  火狐电竞建设“数字朝阳、智造强市”战略目标,提升省级经济开发区数字化服务功能,实现园区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

  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是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实际举措,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新技术、新产业培育的主要阵地,其数字化转型对全社会具有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应用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和动力,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朝阳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推动园区内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数字化,可以全面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治理效率,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

  以7个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在原有“数字园区”建设基础上,科学规划5G基站、视频终端、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强化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年底前各省级开发区实现“六化”,为园区管理、企业和项目建设提供数字化保障,“六化”具体指:

  以大数据分析、智能协同、智能分析等技术统筹园区协同管理、物业管理、招商管理、门户管理等,建设满足政府管理、企业需求,能实现全面融合创新型服务、全方位支撑园区管理和运营的平台。

  鼓励“数字工厂(车间、生产线)”、“智能工厂”建设,努力实现园区企业上云全覆盖,以工业互联、业务融合、业务创新等技术实现产品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执行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等。

  通过各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 、视频摄像机和物联网技术等,构成感知神经网络,加强泛在联接,通过智能定位、智能采集、智能识别等技术在园区安防监控、智能停车、指挥中心、GIS系统等方面实现硬件互通互联。

  通过设备统计分析、招商引资分析、服务统计分析、企业成长分析实现能耗可视化、运营可视化、产业结构可视化、园区服务可视化等。

  通过数字园区大数据库,实现对全园区数据的标准化管理,打破信息孤岛、使数据能够为园区建设、管理、决策、运行、服务等各部门各组织所共享,提高运维效率。

  以园区内头部企业为核心,培育产业头部企业成为平台型企业,覆盖企业、产业、市场、研发等数字化资源,通过产业聚集、产业协同、产融合作实现园区产业链内企业“一起买、一起卖、一起运、一起造”。

  数字园区建设要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园区管理与服务手段,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效能,助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主要建议从园区运行、园区服务、园区管理、硬件提升四个主要方面进行建设和提升,但园区建设不局限于此,各园区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园区特点,不断探索、丰富、完善数字园区建。

  协同办公应实现公文及督办处理、协同管理、审批管理、通知中心、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应支持移动办公,可通过Android、iOS系统的移动设备访问。

  招商引资应实现招商展示、引资管理、招商项目管理等功能,实现企业从意向登记、洽谈、跟进到签约的全过程管理。

  物业管理应实现建筑管理、人员管理、收费管理、维修管理、租售管理、停车管理、抄表管理、巡更管理等功能。

  园区应建立园区资源数据库,包含园区基础库、企业库、项目库、行业库、专家库等。

  产业分析应采用电子地图或数据可视化方式,对园区企业发展、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地块经济贡献等指标进行分析和展示。

  项目管理应实现立项、进度管控、重点项目看板、文档管理等功能,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立园区重点用能单位电能、天然气、蒸汽和煤等重点能源的在线监测平台,实现能耗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能耗预警和节能监管等功能。

  安全生产管理应实现企业安全信息(企业台帐、资质证照、安全管理员)、自查自纠、隐患排查等信息管理和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应急指挥应动态呈现园区运行状态、人员动态、突发事件等信息,实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应急联动等功能。

  园区应建立系统对污染源、有机废气、治理设施等进行监控,全面掌握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情况,实现对园区环境质量的综合分析和预警。

  实时监测园区工业规模、产值、营业收入、税收等关键经济指标,以及投资、创新、集群、集约、开放发展等情况,对园区经济运行动态进行分析研判。

  实时监测园区空间布局、指标下达、土地征用、土地供应、单位产出等情况,对园区集约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判。

  实时监测园区标准厂房项目确认、开发建设、租售使用、经济运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对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使用、管理绩效进行分析研判。

  实时监测园区变电站建成数量、变电容量、自来水供应能力、天然气供气能力等能耗情况,对园区能耗进行分析研判。

  整合影像、矢量数据等地理信息资源,利用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建立园区三维立体模型,实现对园区基本概况、规划布局、建设用地、企业生产的三维立体化展示,便于形象了解园区及企业的建设发展动态。

  建立园区项目数据库,对园区工业项目从签约引进、落地建设、建成投产、达产增效到技术改造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分析,实时掌控园区招商引资、工业投资等方面的运行动态。

  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园区建设用地、经济运行、产业发展、环境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研判,为园区产业优化布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企业服务等提供决策依据。

  打通园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政务信息、政策宣贯、企业服务等协同办公渠道,实现对园区建设发展、日常工作的精准调度、高效管理和规范服务。

  整合银行、证券、债券、基金、股转、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打造集金融产品投放、融资需求发布、融资辅导服务于一体服务平台,实现园区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支撑机构的无缝对接,提升园区对企业的融资服务水平。

  建立面向园区的物流服务平台,整合园区的物流需求、对接优质的物流服务资源,实现物流供需信息的共享互通。提高企业对物流信息的监调度水平以及对物流信息的分析预警能力。鼓励经营模式创新,引导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推进新环境下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各园区的现有门户网站及其政务服务窗口,建设集园区管理机构、行政审批、政策咨询、便民服务、宣传展示及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统一入口和展示窗口。

  招商服务提供通过全面展示园区的招商动态、空间资源等信息,便于企业在线进行空间资源预定、申请入驻材料提交等功能,并能够对入驻审批、招商对象资格审查等工作节点进行管控。

  建设完善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为入园企业提供各类在线政务服务,并对行政审批情况进行在线监测、集中受理和分配,明确专人持续跟踪。

  建立党建动态、地方时政要闻、基层组织建设等板块,用于园区企业贯彻中央精神、宣传本地时政,并指导园区企业建设基层组织队伍。

  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搭建“素材库”、“模型库”、“IP资源库”和“企业痛点库”等创新服务云平台,实现面向园区主导行业的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打造智能化的园区创新支撑体系。

  搭建“互联网+产业协作”服务平台,聚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增强园区企业的协作能力,打造园区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助力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升效率,实现可盈利、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新模式。

  提炼园区共性需求,充分利用园区及社会资源,适时建立不同领域面向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

  鼓励园区建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统一集中控制照明设备,实现照明设备的远程开关,定时开关。

  园区内重点区域应建立考勤管理系统,对人员的上下班、出行等活动进行考勤记录,实现排班管理、休假管理、加班统计管理、考勤提醒、考勤异常查询与报表等功能。宜与门禁系统联动。

  园区内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画质应达到高清水平,实现画面切换、摄像机控制、录像回放等功能,视频数据存储时间不短于30天。针对重点区域应实施多角度监控,宜支持对人员聚集、非法停车、快速移动、穿越警戒面等可疑行为的自动报警。

  园区内的人员出入口应安装门禁设备,配置门禁管理软件,统一集中对门禁设备、人员标识、权限和报警进行管理。宜支持人脸、指纹等生物特征作为人员标识。宜与消防管理系统联动。

  园区内应建立具备火灾初期自动报警功能的智能消防系统,一旦发生火灾,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显示发生火灾的位置或区域代号,并在火灾区域自动喷洒水或灭火剂灭火,开动消防泵和自动排烟装置。

  园区内的重要楼宇,应建立统一的楼宇自动管控系统,实现对楼宇配电、给排水、电梯、照明、空调等建筑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远程集中管控。

  园区内的停车场所,应安装停车管理系统,实现出入道闸自动控制、车辆出入自动识别、视频监控、综合管理等功能。宜实现车辆实时信息反馈、停车引导和反向引导。

  园区内重点区域应建立公共广播系统,实现定时播放、远程呼叫、功率分区、信号分区、设备管理等功能。宜与消防系统联动。

  园区应建立安全巡检系统,实现对园区消防设施、固定资产进行巡检管理,具备巡检签到、巡检排班、统计分析等管理功能。针对园区内贵重资产、重要区域进行24小时主动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能够自动报警。

  园区内需实现5G信号全覆盖,同时可建设园区无线网络管理平台,对园区无线网络信息进行覆盖,通过平台实现用户认证、信息发布、数据采集、网络安全可追溯管理。

  可对园区内企业水、电、气等仪表升级,更换智能仪表,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等技术设备,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事件记录、远程控制等。

  各园区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构和专人负责的工作机构,加强数字园区的统一规划与科学决策,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明确数字园区的建设主体、投资合作主体与运营主体等,完善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建设工作。

  园区要从园区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研究制定数字园区建设规划,做好顶层设计。规划要突出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深化重点领域智慧化应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服务;要明确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利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准确可靠做好园区规划发展布局。

  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内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为数字园区建设提供设计、咨询等服务。研究制定建设、验收、运营、维护及管理相关标准,实现创新型数字园区标准化、规范化。

  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和防护,在做好数据资源共享的同时,确保开发区管理信息、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和居民个人信息安全,强化敏感数据管理和保护,创造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