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电竞证券之星消息,日前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公布二季报,2024年二季度最新规模38.94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4.09%。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5.87%,在同类基金中排名450/3843,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6.24%。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30.54%,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33.12%。
从基金规模来看,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2024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38.94亿元,较上一期规模46.18亿元变化了-7.25亿元,环比变化了-15.69%。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4.3%,债券占净值比5.01%,现金占净值比1.81%。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55.46%,第一大重仓股为赛腾股份(603283),持仓占比为9.16%。
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现任基金经理为丘栋荣 吴承根,本季度增聘基金经理吴承根。其中在任基金经理丘栋荣已从业9年又76天,2021年1月19日正式接手管理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39.76%。目前还管理着5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中庚港股通价值股票(017650),季度净值涨幅为7.62%。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2024年二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慢修复。第一,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政策非刺激、弱杠杆、结构扩张的特征较显著,暂无法提振短期经济;第二,需求端内弱外强,外部需求受益于全球制造业周期向上,而化债和地产调整持续,地方政府、居民、企业部门均偏谨慎;第三,中美名义增速差收窄慢,强美元和高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资产等压制大。总体看,中国经济偏底部震荡,从政策、供需改善、产业竞争力、风险出清等中观或微观角度仍可挖掘积极因素,降低人云亦云和线性外推的风险。二季度权益市场震荡后下行,债券延续强趋势、长久期、低利差特征,10年国债新低至2.21%,中证800股权风险溢价至1.1倍标准差,处于历史90%分位。上市公司分红率正不断提升,季末中证800股息率上升至3.0%以上,息债比处于历史100%分位。港股二季度先扬后抑,内外资风险偏好、政策、业绩预期和低估值共振,较明显上行,尤其高分红中资股受到青睐。港股整体估值水平基本处于历史20%分位,仍具有很高性价比,且部分公司有稀缺性。权益资产隐含回报水平高,对应着战略性的机会,应积极配置权益资产。在转型、债务、地缘等充满挑战的背景下,经济或市场非稳态,权益资产表现更为分化,几年之前略显鸡肋的红利资产是今日的“明珠”,风浪中大船更如磐石而扁舟飘摇不定。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化解风险是重要的宏观背景,当下普遍看重确定性,而保持在场且敢于想象的难度颇高。基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正确承担风险并挖掘有超额回报的投资机会是持续的工作。1、权益资产处于系统性、战略性的配置位置。(1)权益资产调整时间长和幅度足够大,估值水平低而风险补偿高,跨期投资风险低,具有很强的右偏分布特征,是最值得承担风险的大类资产。(2)转型和改革期,经济基本面加减短期难以形成合力,离循环顺畅、供需再平衡仍有距离,但既看到地产、地方债风险确在化解,更要看到查缺补漏后的融合发展、产业竞争力、跨国布局、企业调整等的中微观的进展。2、进一步是重视结构和估值,积极筛选高预期回报的公司。我们对于市场基本面的描述与大部分投资者没有显著的分歧,但更偏好满足“供要紧、需可靠、估值低、盈利高增长或高弹性”特征的公司。对估值的思考让我们愿意在这样的基本面底色下对于权益资产更为乐观,普遍的低估值让我们有机会找到足够多风险收益特征右偏的投资机会构建组合。3、高股息策略长期回报偏贝塔,且并非低风险策略,投资更重要是基本面和定价。我们对于市场看重上市公司股东回报的底层逻辑并不排斥,但高股息策略在趋势中被投资者不断强化和线易,标杆公司的性价比持续下降。我们的思路是从周期、成长、资本供给或创新等可能性出发,寻找预期回报率足够的、潜在高股息标的。本基金后市投资思路上,我们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通过精选基本面良好、盈利增长积极、价值被低估的个股,构建高预期回报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1、供给端收缩或刚性,但仍有较高成长性的价值股,主要行业包括基本金属、贵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房地产等。(1)基本金属、贵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1)中期供给端约束刚性,基本金属总体呈现出低产能弹性、产能不稳定、全球性低库存的特征,导致价格中枢继续抬升,尤其部分小金属价格敏感。2)历经国内需求考验,海外产能及库存需求补充,新兴领域需求扩散,需求持续有增长。3)部分公司存量资产价值高且仍有较好的量增预期,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潜在分红能力,估值定价仍较低,对应的预期回报水平较高。(2)房地产,1)政策积极转向激发有效需求,先量后价,先二手再新房。购房者首付、利率等调整,负担降至历史较低水平,加上房价大幅度调整,一线二手房的成交量已较大幅度回升,价量变化将加速新房需求触底。2)市场调整充分,优质供给收缩更快。住宅近一年销售面积跌破8.5亿平米,自高点跌幅超过50%,量的角度相比其他国家同期倍速下行。而住宅近一年新开工面积跌破6.2亿平米,自高点跌幅超过63%,随着库存消耗和新开工萎缩更快,未来优质供给缺口的概率继续上升,有利于消除房企存量资产的价格压力和提升头部优质房企市占率逻辑的兑现。3)头部优质房企在地产回归消费属性过程中再出发,据优势区位,供有竞争力的房子,有望在估值水平极低的起点上,实现较高的回报预期。2、业务成长属性强、未来空间较大的医药、智能电动车和互联网股等科技股。(1)医药行业迎来经营周期拐点,成长性变得更便宜。1)生物医药融资浪潮消退让创新药行业供给逐步收缩。在港股18A和科创板助力下的生物医药融资热潮,为产业积累了一大批具备竞争力的新药研发管线、企业家、中高级从业者和产业链,而随着资本周期的退潮,创新药行业的供给无论是企业自己投入还是在一级市场进行管线的收购都变得更加便宜。2)中国创新药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国内鼓励医药创新政策频出。中国正在从创新药的主要引入方转变成授出方,2023年以来全球生物医药交易中中国已经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海外基金在中国寻找优质低价的创新药资产,中国创新药产业的竞争力在获得全球认可。国内政策端,在审批、医院准入、医保纳入、商保、融资等环节给予更多支持,随着政策逐渐落地,有望提高创新药资产的回报率。3)低估值高预期回报。港股医药行业受海外流动性等因素压制,持续调整,例如一些传统药企处于转型创新的过程中,PE估值处于历史底部,随着成长性的释放,他们有机会借经营杠杆充分体现出盈利弹性,具备相当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率。(2)港股智能电动车全球竞争力,成长性迎来重要拐点。1)集中度提升带来盈利改善预期。主流新势力二代车型完成新老更替,爆款逻辑验证后,通过产品线扩张和渠道扩张来扩大规模,逐步提高市场份额,知名度和品牌力均得到提升。随着规模效应释放,头部新势力有望迈过盈亏平衡点,进入良性循环。2)出口打开成长空间。中国生产的智能电动车从产品力和性价比两方面已经具有全球竞争力,出海势在必行,我们看到头部品牌在车型认证、渠道拓展方面已经有所布局。即使欧盟等地区加征关税,国产车企也可以通过本地化生产的方式来打开市场。3)低估值高预期回报。智能电动车市场经过激烈洗牌,品牌格局已经初步成形,合资燃油车业务收缩,剩余玩家突围成功的概率提升,但市场基于静态的财务表现定价,数个公司市值已经跌破重置成本,也大幅低于产业资本的定价,当前时点具备较高的赔率。(3)港股互联网股具有消费属性,兼顾确定性和成长性。1)积极应对挑战,聚焦主业。用户消费习惯不可逆线上化率仍在提升,各家平台通过调整流量策略应对不同的消费环境,业绩相对产品型公司更加具有韧性,并且均展现出更加聚焦主业的决心,竞争格局更加清晰,组织调整增加协调性,大幅度提升利润水平和盈利质量。2)拥抱新技术,持续迭代。互联网技术对于传统产业的赋能与改造持续发生,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基于其技术积累及应用场景,或将成为AI进步的最大受益者。3)重视盈利能力,强化股东回报。在消费及科技类资产中均具有高性价比,回购分红持续提升股东回报进一步增强,市场可能过度低估了其收入端的韧性以及高估了非理性竞争带来的利润不确定性。3、需求增长有空间、供给端已经出清或者即将出清,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性价比公司,主要行业包括机械、医药制造、农林牧渔、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基础化工、汽车等。(1)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挖掘高性价比公司仍大有可为。1)如深度参与科技巨头创新并提供高附加值的设备公司,具备全球竞争力和接单能力,在某些环节占据主导位置,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2)如我国工业自动化和仪器仪表等为代表的制造环节渗透率提高、价值量提升。3)再如锂电、基础化工、汽车板块中,竞争格局清晰,具备全球竞争力,成本、技术优势领先的高端制造细分龙头。(2)基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长期空间大且当下刚性的需求环节。如医药制造业,1)我国深度老龄化正加速,存在大量待满足的医疗需求,中长期治疗属性确切的产品放量可期。2)政策转向鼓励医药创新,国内企业的产品力、创新力、竞争力都显著提升,对内很多细分领域进入快速国产替代阶段,对外国产龙头公司正向海外投射优质产品。3)医药估值水平处于过去20年的低位,而产业资金则是积极的,国内有强强联合的并购,海外并购资金则瞄上了中国部分创新药突出的竞争力和低定价。(3)国内需求相对稳定,但供给制约程度更高的细分行业。如动物蛋白板块,1)需求风险在去年有较充分的释放,今年需求相对稳定。2)更为关键的是供给端,行业持续亏损引发产能大幅去化已确定,叠加近端负面扰动层出不穷,猪粮比正处于回升期,产品价格已进入右侧。3)部分龙头公司的在产量处于高位,成本优势最为显著,将最大程度受益于价格的上行期和持续期,有望充分展现高盈利弹性。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7月19日基金净值: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最新净值1.3976,跌2.18%
证券之星消息,7月19日,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最新单位净值为1.3976元,累计净值为1.397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8%。
证券之星消息,7月18日,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最新单位净值为1.4287元,累计净值为1.4287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
证券之星消息,7月17日,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最新单位净值为1.4192元,累计净值为1.419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